
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,关系党的形象,关系事业成败。“抓作风建设只有进行时,没有完成时”,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。当前,全党正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,这是以自我革命精神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,更是以优良作风凝聚党心民心的必然选择。
党的十八大以来,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从严要求、以上率下,一以贯之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落实。从整治“舌尖上的浪费”“会所里的歪风”到遏制“车轮上的腐败”“指尖上的形式主义”,党风政风焕然一新,社风民风持续向好。然而,“四风”问题具有顽固性、长期性、复杂性,改进作风越到深水区,反弹回潮的压力越大。站在新起点上,我们更须劲不松、力不减,以好作风好形象书写为民答卷。
抓作风建设要动真碰硬,不能搞形式主义。党员干部自身要坚决摒弃“差不多”“过得去”“走过场”的错误心态,对标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,把自己摆进去、把职责摆进去、把工作摆进去,重点查找是否存在“四风”问题的苗头,是否存在制度执行不严、监督不到位等问题,深挖病症根源,为整改落实提供精准靶向。针对查摆出的问题,各级党组织要发扬钉钉子精神,制定详细的问题清单和整改计划,及时跟进个人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,不留死角、不留空白,发现一个、跟进一个、解决一个,确保问题逐一销号。
对党员干部来说,好作风,就是要直面问题,下定啃“硬骨头”的决心,不断提高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和水平。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具体的,要精准对接群众多层次、多样化、多方面的需求,越是小事越要把它办好。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,都要认真对待、精益求精,竭尽全力想方设法去办好。对待问题,要找准症结、对症下药,具体问题具体分析,因人而异、因地而异、因事而异,从群众呼声中找到工作重点,从群众诉求中寻找破题思路,切实把好事实事办到老百姓心坎上。(作者:李飒)